最近很多小夥伴想了解菜根譚全文,今天小編專門整理了菜根譚全文的相關內容分享給大家,讓我們一起看看吧。
本文目錄一覽:
菜根譚是明朝還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、人生、處世、出世的語錄集。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菜根譚全文注解譯文,希望大家喜歡。
菜根譚全文簡介:
《菜根譚》是明代還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、人生、處世、出世的語錄世集。具有三教真理的結晶,和萬古不易的教人傳世之道,為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。對於人的正心修身,養性育德,有不可思議的潛移默化的力量。其文字簡煉明雋,兼采雅俗。似語錄,而有語錄所沒有的趣味;似隨筆,而有隨筆所不易及的整飭;似訓誡,而有訓誡所缺乏的親切醒豁;且有雨餘山色,夜靜鍾聲,點染其間,其所言清霏有味,風月無邊。《菜根譚》是以處世思想為主的格言式小品文集,采用語錄體,揉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,道家的無為思想和釋家的出世思想的人生處世哲學的表白。
《菜根譚》文辭優美,對仗工整,含義深邃,耐人尋味。是一部有益於人們陶冶情操、磨煉意誌、奮發向上的通俗讀物。作者以“菜根”為本書命名,意謂“人的才智和修養隻有經過艱苦磨煉才能獲得”。正所謂”咬得菜根,百事可做”。
菜根譚全文及講解:
1.弄權一時,淒涼萬古
棲守道德者,寂寞一時;依阿權勢者,淒涼萬古。達人觀物外之物,思身後之身,守受一時之寂寞,毋取萬古之淒涼。
【大意】
一個堅守道德規範的人,雖然有時會遭受短暫的冷落;可那些依附權勢的人,卻會遭受永久的淒涼。大凡一個胸襟開闊的聰明人,能重視物質以外的精神價值,並且又能顧及到死後的名譽問題。所以他們寧願承受一時的冷落,也不願遭受永久的淒涼。
2.抱樸守拙,涉世之道
涉世淺,點染亦淺;曆事深,機械亦深。故君子與其練達,不若樸魯;與其曲謹,不若疏狂。
【大意】
一個剛踏入社會的青年人閱曆雖然很短淺,但是所受各種社會不良習慣的感染也比較少;一個飽經事故而閱曆很廣的人,各種惡習也隨著增加。所以一個有修養的君子,與其講究做事的圓滑,倒不如保持樸實的個性;與其事事小心謹慎委曲求全,倒不如豁達一點才不會喪失純真的本性。
3.心事宜明,才華須韞
君子之心事,天青日白;不可使人不知;君子之才華,玉韞珠藏,不可使人易知。
【大意】
一個有高深修養的君子,他的心地像青天白日一般光明,沒有一點不可告人之事;一個有高深修養的君子,他的才學像珍珠美玉一般珍藏,絕對不輕易讓人知道。
4.出汙泥而不染,明機巧而不用
勢力紛華,不近者為潔,近之而不染者尤潔;智械機巧,不知者為高,知而不用者為尤高。
【大意】
權利和財勢,以不接近這些的人為清白,接近而不受汙染就更為清白;權謀術數,以不知道才算高明,知道而不使用就更為高明了。
5.良藥苦口,忠言逆耳
耳中常聞逆耳之言,心中常有拂心之事,才是進修德行的砥石。若言言悅耳,事事快心,便把此生埋在鴆毒中矣。
【大意】
一個人的耳朵假若能常聽些不中聽的話,心裏經常想些不如意的事,這才是敦品勵德的好教訓。反之,若每句話都好聽,每件事都很稱心,那就等於把自己的一生葬送在劇毒之中了。
6.和氣致祥,喜神多瑞
疾風怒雨,禽鳥戚戚;霽日光風,草木欣欣。可見天地不可一日無和氣,人心不可一日無喜神。
【大意】
在狂風暴雨的天氣中,連飛禽都感到哀傷憂慮;在晴空萬裏的日子裏,連草木也呈現出欣欣向榮。由此可見,天地之間不可以一天沒有和祥之氣,而人間也不可以一天沒有歡欣之氣。
7.淡中知真味,常裏識英奇
肥辛甘非真味,真味隻是淡;神奇卓異非至人,至人隻是常。
【大意】
美酒佳肴和大魚大肉都不是真正的美味,其實真正的美味隻是那些精茶淡飯;標奇立異,超凡絕俗的人,都不算人間真正的偉人,其實真正的偉人隻是那些平凡無奇的人。
8.閑時吃緊,忙裏悠閑
天地寂然不動,而氣機無息稍停;日月盡夜奔馳,而貞明萬古不易;故君子閑時要有吃緊的心思,忙處要有悠閑的趣味。
【大意】
恰如我們每天所看到的,天地好像一動也不動,其實天地的活動一時一刻也沒停止。早晨旭日東升,傍晚明月當空,可見日月晝夜都在奔馳,可在宇宙中,日月的光明卻是永恒不變的。所以一個聰明睿智的君子,平日閑暇時胸中要有一番打算,以便應付意想不到的變化,忙碌時也要做到忙裏偷閑,享受一點生活中的樂趣。
9.靜中觀心,真妄畢見
夜深人靜獨坐觀心,始覺妄窮而真獨露,每於此中得大機趣;既覺真現而妄難逃,又於此中得大慚忸。
【大意】
一個人在夜深人靜時,自己獨自靜靜坐著觀察自己的內心,才會發現自己的妄心全消而真心流露,當此真心流露之際,覺得精神十分舒暢,應用自在之機油然而生;若這種真心能常有該多好,可希望之心偏偏難以全消,於是心靈會感覺慚愧不安,到最後才幡然悔悟而有改過向善的意念出現。
10.得意須早回頭,拂心莫便放手
恩裏由來生害,故快意時須早回首;敗後或反成功,故拂心處莫便放手。
【大意】
被當政者垂恩重用往往會招來禍患,所以一個人從政時不可過分貪戀權位,應抱有“見好就收”、“急流勇退”的態度;不過有時遭受小小的挫折,反而使人走上成功之路,因此遭受不如意的事打擊時,千萬不可罷休,不再繼續奮鬥。
11.澹泊明誌,肥甘喪節
蔾口莧腸者,多冰清玉潔;袞衣玉食者,甘婢膝奴顏。蓋誌以澹泊明,而節從肥甘喪也。
【大意】
能夠忍受吃粗茶淡飯的人,他們的操守多半都像冰一般清,純玉一般沌白;而講求穿華美衣服、吃山珍海味的人,他們大多都甘願作出卑躬屈膝的奴才麵孔。因為一個人的誌氣要在清心寡欲的狀態下才能表現出來,而一個人的節操都在貪圖物欲享受中喪失怠盡。
12.眼前放得寬大,死後恩澤悠長
麵前的田地要放得寬,使人無不平之歎;身後的恩惠要留流得久,使人有不匱之恩。
【大意】
一個人眼前待人處事的態度要放得寬厚些,隻有如此才不致使你身旁的人對你有不平的牢騷;至於死後留給子孫與後人的恩澤,則要把眼光放得很遠,才會使子孫萬代永遠懷念。
13.路要讓一步,味須減三分
徑路窄處,留一步與人行;滋味濃的,減三分讓人嚐;此是涉世一極安樂法。
【大意】
在狹窄的路上行走時,要留一點餘地給別人走;遇到美味可口的好菜時,要留出三分讓給別人吃;這就是一個人立身處世最安全的方法。
1. 洪應明《菜根譚》全文
菜根譚 〔明〕 洪應明 餘過古刹,於殘經敗紙中拾得《菜根譚》一錄。
翻視之,雖屬禪宗,然於身心性命之學,實有隱隱相發明者。亟攜歸,重加校讎,繕寫成帙。
舊有序,文不雅馴,且於是書無關涉語,故芟之。 著是書者為洪應明,究不知其為何許人也。
乾隆五十九年二月二日,遂初堂主人識 修 身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,定從烈火中煆來;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,須向薄冰上履過 一念錯,便覺百行皆非,防之當如渡海浮囊,勿容一針之罅漏;萬善全,始得一生無愧。修之當如淩雲寶樹,須假眾木以撐持。
忙處事為,常向閑中先檢點,過舉自稀。動時念想,預從靜裏密操持,非心自息。
為善而欲自高勝人,施恩而欲要名結好,修業而欲驚世駭俗,植節而欲標異 見奇,此皆是善念中戈矛,理路上荊棘,最易夾帶,最難拔除者也。須是滌盡渣滓,斬絕萌芽,才見本來真體。
能輕富貴,不能輕一輕富貴之心;能重名義,又複重一重名義之念。是事境之塵氛未掃,而心境之芥蒂未忘。
此處拔除不淨,恐石去而草複生矣。 紛擾固溺誌之場,而枯寂亦槁心之地。
故學者當棲心元默,以寧吾真體。亦當適誌恬愉,以養吾圓機。
昨日之非不可留,留之則根燼複萌,而塵情終累乎理趣;今日之是不可執,執之則渣滓未化,而理趣反轉為欲根。 無事便思有閑雜念想否。
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氣否。得意便思有驕矜辭色否。
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懷否。時時檢點,到得從多入少、從有入無處,才是學問的真消息。
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,才有萬變不窮之妙用。立業建功,事事要從實地著腳,若少慕聲聞,便成偽果;講道修德,念念要從虛處立基,若稍計功效,便落塵情。
身不宜忙,而忙於閑暇之時,亦可儆惕惰氣;心不可放,而放於收攝之後,亦可鼓暢天機。 鍾鼓體虛,為聲聞而招擊撞;麋鹿性逸,因豢養而受羈糜。
可見名為招禍之本,欲乃散誌之媒。學者不可不力為掃除也。
一念常惺,才避去神弓鬼矢;纖塵不染,方解開地網天羅。 一點不忍的念頭,是生民生物之根芽;一段不為的氣節,是撐天撐地之柱石 。
故君子於一蟲一蟻不忍傷殘,一縷一絲勿容貪冒,變可為萬物立命、天地立心矣。 撥開世上塵氛,胸中自無火焰冰競;消卻心中鄙吝,眼前時有月到風來。
學者動靜殊操、喧寂異趣,還是鍛煉未熟,心神混淆故耳。須是操存涵養,定雲止水中,有鳶飛魚躍的景象;風狂雨驟處,有波恬浪靜的風光,才見處一化齊之妙。
心是一顆明珠。以物欲障蔽之,猶明珠而混以泥沙,其洗滌猶易;以情識襯貼之,猶明珠而飾以銀黃,其洗滌最難。
故學者不患垢病,而患潔病之難治;不畏事障,而畏理障之難除。 軀殼的我要看得破,則萬有皆空而其心常虛,虛則義理來居;性命的我要認得真,則萬理皆備而其心常實,實則物欲不入。
麵上掃開十層甲,眉目才無可憎;胸中滌去數鬥塵,語言方覺有味。 完得心上之本來,方可言了心;盡得世間之常道,才堪論出世。
我果為洪爐大冶,何患頑金鈍鐵之不可陶熔。我果為巨海長江,何患橫流汙瀆之不能容納。
白日欺人,難逃清夜之鬼報;紅顏失誌,空貽皓首之悲傷。 以積貨財之心積學問,以求功名之念求道德,以愛妻子之心愛父母,以保爵之策保國家,出此入彼,念慮隻差毫末,而超凡入聖,人品且判星淵矣。
人胡猛然轉念哉! 立百福之基,隻在一念慈祥;開萬善之門,無如寸心挹損。 塞得物欲之路,才堪辟道義之門;馳得塵俗之肩,方可挑聖賢之擔。
容得性情上偏私,便是一大學問;消得家庭內嫌雪,才為火內栽蓮。 事理因人言而悟者,有悟還有迷,總不如自悟之了了;意興從外境而得者,有得還有失,總不如自得之休休。
情之同處即為性,舍情則性不可見,欲之公處即為理,舍欲則理不可明 。故君子不能滅情,惟事平情而已;不能絕欲,惟期寡欲而已。
欲遇變而無倉忙,須向常時念念守得定;欲臨死而無貪戀,須向生時事事看得輕。 一念過差,足喪生平之善;終身檢飭,難蓋一事之愆。
從五更枕席上參勘心體,氣未動,情未萌,才見本來麵目;向三時飲食中諳練世味,濃不欣,淡不厭,方為切實工夫。 應 酬 操存要有真宰,無真宰則遇事便倒,何以植頂天立地之砥柱!應用要有圓機,無圓機則觸物有礙,何以成旋乾轉坤之經綸! 士君子之涉世,於人不可輕為喜怒,喜怒輕,則心腹肝膽皆為人所窺;於物不可重為愛憎,愛憎重,則意氣精神悉為物所製。
倚高才而玩世,背後須防射影之蟲;飾厚貌以欺人,麵前恐有照膽之鏡。 心體澄徹,常在明鏡止水之中,則天下自無可厭之事;意氣和平,賞在麗日 光風之內,則天下自無可惡之人。
當是非邪正之交,不可少遷就,少遷就則失從 違之正;值利害得失之會,不可太分明,太分明則起趨避之私。 蒼蠅附驥,捷則捷矣,難辭處後之羞;蘿蔦依鬆,高則高矣,未免仰攀之恥 。
所以君子寧以風霜自挾,毋為魚鳥親人。 好醜心太明,則物不契;賢愚心太明,則人不親。
士君子須是內精明而外渾 厚,使好醜兩得其平,賢愚共受其益,才是生成的德量。 伺察以為明者,常因明而生暗,故君子以恬養智;奮迅以為速者,多因速度 而致遲,故君子以重持輕。
士君子濟人利物,宜居其實,不宜居其名,居其。
2. 洪應明《菜根譚》全文
菜根譚 〔明〕 洪應明 餘過古刹,於殘經敗紙中拾得《菜根譚》一錄。
翻視之,雖屬禪宗,然於身心性命之學,實有隱隱相發明者。亟攜歸,重加校讎,繕寫成帙。
舊有序,文不雅馴,且於是書無關涉語,故芟之。 著是書者為洪應明,究不知其為何許人也。
乾隆五十九年二月二日,遂初堂主人識 修 身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,定從烈火中煆來;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,須向薄冰上履過 一念錯,便覺百行皆非,防之當如渡海浮囊,勿容一針之罅漏;萬善全,始得一生無愧。修之當如淩雲寶樹,須假眾木以撐持。
忙處事為,常向閑中先檢點,過舉自稀。動時念想,預從靜裏密操持,非心自息。
為善而欲自高勝人,施恩而欲要名結好,修業而欲驚世駭俗,植節而欲標異 見奇,此皆是善念中戈矛,理路上荊棘,最易夾帶,最難拔除者也。須是滌盡渣滓,斬絕萌芽,才見本來真體。
能輕富貴,不能輕一輕富貴之心;能重名義,又複重一重名義之念。是事境之塵氛未掃,而心境之芥蒂未忘。
此處拔除不淨,恐石去而草複生矣。 紛擾固溺誌之場,而枯寂亦槁心之地。
故學者當棲心元默,以寧吾真體。亦當適誌恬愉,以養吾圓機。
昨日之非不可留,留之則根燼複萌,而塵情終累乎理趣;今日之是不可執,執之則渣滓未化,而理趣反轉為欲根。 無事便思有閑雜念想否。
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氣否。得意便思有驕矜辭色否。
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懷否。時時檢點,到得從多入少、從有入無處,才是學問的真消息。
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,才有萬變不窮之妙用。立業建功,事事要從實地著腳,若少慕聲聞,便成偽果;講道修德,念念要從虛處立基,若稍計功效,便落塵情。
身不宜忙,而忙於閑暇之時,亦可儆惕惰氣;心不可放,而放於收攝之後,亦可鼓暢天機。 鍾鼓體虛,為聲聞而招擊撞;麋鹿性逸,因豢養而受羈糜。
可見名為招禍之本,欲乃散誌之媒。學者不可不力為掃除也。
一念常惺,才避去神弓鬼矢;纖塵不染,方解開地網天羅。 一點不忍的念頭,是生民生物之根芽;一段不為的氣節,是撐天撐地之柱石 。
故君子於一蟲一蟻不忍傷殘,一縷一絲勿容貪冒,變可為萬物立命、天地立心矣。 撥開世上塵氛,胸中自無火焰冰競;消卻心中鄙吝,眼前時有月到風來。
學者動靜殊操、喧寂異趣,還是鍛煉未熟,心神混淆故耳。須是操存涵養,定雲止水中,有鳶飛魚躍的景象;風狂雨驟處,有波恬浪靜的風光,才見處一化齊之妙。
心是一顆明珠。以物欲障蔽之,猶明珠而混以泥沙,其洗滌猶易;以情識襯貼之,猶明珠而飾以銀黃,其洗滌最難。
故學者不患垢病,而患潔病之難治;不畏事障,而畏理障之難除。 軀殼的我要看得破,則萬有皆空而其心常虛,虛則義理來居;性命的我要認得真,則萬理皆備而其心常實,實則物欲不入。
麵上掃開十層甲,眉目才無可憎;胸中滌去數鬥塵,語言方覺有味。 完得心上之本來,方可言了心;盡得世間之常道,才堪論出世。
我果為洪爐大冶,何患頑金鈍鐵之不可陶熔。我果為巨海長江,何患橫流汙瀆之不能容納。
白日欺人,難逃清夜之鬼報;紅顏失誌,空貽皓首之悲傷。 以積貨財之心積學問,以求功名之念求道德,以愛妻子之心愛父母,以保爵之策保國家,出此入彼,念慮隻差毫末,而超凡入聖,人品且判星淵矣。
人胡猛然轉念哉! 立百福之基,隻在一念慈祥;開萬善之門,無如寸心挹損。 塞得物欲之路,才堪辟道義之門;馳得塵俗之肩,方可挑聖賢之擔。
容得性情上偏私,便是一大學問;消得家庭內嫌雪,才為火內栽蓮。 事理因人言而悟者,有悟還有迷,總不如自悟之了了;意興從外境而得者,有得還有失,總不如自得之休休。
情之同處即為性,舍情則性不可見,欲之公處即為理,舍欲則理不可明 。故君子不能滅情,惟事平情而已;不能絕欲,惟期寡欲而已。
欲遇變而無倉忙,須向常時念念守得定;欲臨死而無貪戀,須向生時事事看得輕。 一念過差,足喪生平之善;終身檢飭,難蓋一事之愆。
從五更枕席上參勘心體,氣未動,情未萌,才見本來麵目;向三時飲食中諳練世味,濃不欣,淡不厭,方為切實工夫。 應 酬 操存要有真宰,無真宰則遇事便倒,何以植頂天立地之砥柱!應用要有圓機,無圓機則觸物有礙,何以成旋乾轉坤之經綸! 士君子之涉世,於人不可輕為喜怒,喜怒輕,則心腹肝膽皆為人所窺;於物不可重為愛憎,愛憎重,則意氣精神悉為物所製。
倚高才而玩世,背後須防射影之蟲;飾厚貌以欺人,麵前恐有照膽之鏡。 心體澄徹,常在明鏡止水之中,則天下自無可厭之事;意氣和平,賞在麗日 光風之內,則天下自無可惡之人。
當是非邪正之交,不可少遷就,少遷就則失從 違之正;值利害得失之會,不可太分明,太分明則起趨避之私。 蒼蠅附驥,捷則捷矣,難辭處後之羞;蘿蔦依鬆,高則高矣,未免仰攀之恥 。
所以君子寧以風霜自挾,毋為魚鳥親人。 好醜心太明,則物不契;賢愚心太明,則人不親。
士君子須是內精明而外渾 厚,使好醜兩得其平,賢愚共受其益,才是生成的德量。 伺察以為明者,常因明而生暗,故君子以恬養智;奮迅以為速者,多因速度 而致遲,故君子以重持輕。
士君子濟人利。
3. 求[明] 洪應明《菜根譚》全文譯文
【 菜根譚 】【原文】攻人之惡勿太嚴,要思其堪受;教人之善勿過高,當使其可從。
【譯文】責備別人的過錯不可過於嚴厲,要顧及到對方是否能承受。教誨別人行善不可期望太高,要顧及對方是否能做到。
【原文】憂勤是美德,太苦則無以適情怡性;淡泊是高風,太枯則無以濟人利物。【譯文】盡心盡力做事本是一種好的品德,但如果過分認真而致心力憔悴,就會使精神得不到調劑而喪失生活樂趣。
把功名利祿看得很淡本是一種高尚情操,但如過分清心寡欲,就對社會人生少有貢獻。【原文】人情反複,世路崎嶇。
行不去處,須知退一步之法;行得去處,務加讓三分之功。【譯文】人情冷暖變化無常,人生道路崎嶇不平。
因此當你遇到走不通的路時,必須明白退一步的做人之法;當你事業一帆風順時,要有禮讓三分的胸襟和美德。【原文】降魔者先降自心,心伏則群魔退聽;馭橫者先馭此氣,氣平則外橫不侵。
【譯文】要製服外在的邪惡,必先製伏自己內心的邪惡;自心的邪惡降服之後自然安穩不動,那麽一切外在的邪惡自然不起作用。要控製外來的橫逆之事,必先控製自己浮動的情緒;自己的情緒控製以後自然不會心浮氣躁,那麽外來的橫逆之事自然不能侵入。
【原文】肝受病則目不能視,腎受病則耳不能聽;受病於人所不見,必發於人所共見。故君子欲無得罪於昭昭,必先無得罪於冥冥。
【譯文】肝染上疾病,眼睛就看不見;腎染上疾病,耳朵就聽不清。病雖生在看不見的內髒,但症狀卻發作於能見的地方。
所以君子要想表麵沒有過錯,必須從看不見的細微處下慎獨功夫。【原文】家人有過,不宜暴怒,不宜輕棄;此事難言,借他事隱諷之;今日不悟,俟來日再警之。
如春風解凍,如和氣消冰,才是家庭的型範。【譯文】如果家人犯了什麽過錯,不可隨便大發脾氣,更不可以冷漠的態度置之不理。
如果所犯過錯不好直說,就借其他事情暗示以使之改正;如果無法立刻使他悔悟,就耐心等待時機再殷殷勸告。因為諄諄善誘,就像春風一般能消除冰天雪地的冬寒,就像曖流一般能融化凍如石塊的嚴冰。
充滿和氣的家庭才是模範家庭。【原文】居逆境中,周身皆針砭藥石,砥節礪行而不覺。
處順境中,眼前盡兵刃戈矛,銷膏靡骨而不知。【譯文】一個人如果生活在艱難困苦的逆境中,那周圍所接觸到的全是有如針炙醫藥般的事物,在不知不覺中會使你敦品勵行,把一切毛病治好。
一個人如果生活在無憂無慮的順境中,那就等於在你麵前擺滿了刀槍利器,在不知不覺中使你的身心受到傷害,走向失敗之途。【原文】不責人小過,不發人隱私,不念人舊惡。
三者可以養德,亦可以遠害。【譯文】不要輕易責難他人所犯的小過,也不要隨便揭發他人生活中的隱私,更不要對他人以往的錯處耿耿於懷。
這三大做人的原則,不但可以培養自己的品德,也可以避免意外的災禍。【原文】用人不宜刻,刻則思效者去;交友不宜濫,濫則貢諛者來。
【譯文】用人要寬厚,而不可太刻薄;如果太刻薄,即使想為你效力的人也會設法離去。交友要選擇,而不可太泛濫,那此善於逢迎獻媚的人就會設法接近。
【原文】風斜雨急處,要立得腳定;花濃柳豔處,要著得眼高;路危徑險處,要回得頭早。【譯文】在動亂局勢中,要把握自己,站穩立場,才不致於被狂濤巨浪所吞噬。
處身於姿色豔麗中,要眼光遼闊,把持情感,才不致於被美色所迷惑。當事情發展危險時,要急流勇退,以免陷入泥中不能自拔。
4. 有誰知道《菜根譚》原文
全文及大意 1.弄權一時,淒涼萬古 棲守道德者,寂寞一時;依阿權勢者,淒涼萬古。
達人觀物外之物,思身後之身,守受一時之寂寞, 毋取萬古之淒涼。 【大意】 一個堅守道德規範的人,雖然有時會遭受短暫的冷 落;可那些依附權勢的人,卻會遭受永久的淒涼。
大凡一個胸襟開闊的聰明人,能重視物質以外的精 神價值,並且又能顧及到死後的名譽問題。所以他 們寧願承受一時的冷落,也不願遭受永久的淒涼。
2.抱樸守拙,涉世之道 涉世淺,點染亦淺;曆事深,機械亦深。故君子與 其練達,不若樸魯;與其曲謹,不若疏狂。
【大意】 一個剛踏入社會的青年人閱曆雖然很短淺,但是所 受各種社會不良習慣的感染也比較少;一個飽經事 故而閱曆很廣的人,各種惡習也隨著增加。所以一 個有修養的君子,與其講究做事的圓滑,倒不如保 持樸實的個性;與其事事小心謹慎委曲求全,倒不 如豁達一點才不會喪失純真的本性。
3.心事宜明,才華須韞 君子之心事,天青日白;不可使人不知;君子之才 華,玉韞珠藏,不可使人易知。 【大意】 一個有高深修養的君子,他的心地像青天白日一般 光明,沒有一點不可告人之事;一個有高深修養的 君子,他的才學像珍珠美玉一般珍藏,絕對不輕易 讓人知道。
4.出汙泥而不染,明機巧而不用 勢力紛華,不近者為潔,近之而不染者尤潔;智械 機巧,不知者為高,知而不用者為尤高。 【大意】 權利和財勢,以不接近這些的人為清白,接近而不 受汙染就更為清白;權謀術數,以不知道才算高 明,知道而不使用就更為高明了。
5. 有誰知道《菜根譚》原文
全文及大意 1.弄權一時,淒涼萬古
棲守道德者,寂寞一時;依阿權勢者,淒涼萬古。 達人觀物外之物,思身後之身,守受一時之寂寞, 毋取萬古之淒涼。
【大意】
一個堅守道德規範的人,雖然有時會遭受短暫的冷 落;可那些依附權勢的人,卻會遭受永久的淒涼。 大凡一個胸襟開闊的聰明人,能重視物質以外的精 神價值,並且又能顧及到死後的名譽問題。所以他 們寧願承受一時的冷落,也不願遭受永久的淒涼。
2.抱樸守拙,涉世之道
涉世淺,點染亦淺;曆事深,機械亦深。故君子與 其練達,不若樸魯;與其曲謹,不若疏狂。
【大意】
一個剛踏入社會的青年人閱曆雖然很短淺,但是所 受各種社會不良習慣的感染也比較少;一個飽經事 故而閱曆很廣的人,各種惡習也隨著增加。所以一 個有修養的君子,與其講究做事的圓滑,倒不如保 持樸實的個性;與其事事小心謹慎委曲求全,倒不 如豁達一點才不會喪失純真的本性。
3.心事宜明,才華須韞
君子之心事,天青日白;不可使人不知;君子之才 華,玉韞珠藏,不可使人易知。
【大意】
一個有高深修養的君子,他的心地像青天白日一般 光明,沒有一點不可告人之事;一個有高深修養的 君子,他的才學像珍珠美玉一般珍藏,絕對不輕易 讓人知道。
4.出汙泥而不染,明機巧而不用
勢力紛華,不近者為潔,近之而不染者尤潔;智械 機巧,不知者為高,知而不用者為尤高。
【大意】
權利和財勢,以不接近這些的人為清白,接近而不 受汙染就更為清白;權謀術數,以不知道才算高 明,知道而不使用就更為高明了。
全文:
耳中常聞逆耳之言,心中常有拂心之事,才是進修德行的砥石。若言言悅耳,事事快心,便把此生埋在鴆毒中矣。疾風怒雨,禽鳥戚戚;霽日光風,草木欣欣。可見天地不可一日無和氣,人心不可一日無喜神。肥辛甘非真味,真味隻是淡;神奇卓異非至人,至人隻是常。
天地寂然不動,而氣機無息稍停;日月盡夜奔馳,而貞明萬古不易;故君子閑時要有吃緊的心思,忙處要有悠閑的趣味。夜深人靜獨坐觀心,始覺妄窮而真獨露,每於此中得大機趣。
既覺真現而妄難逃,又於此中得大慚忸。蔾口莧腸者,多冰清玉潔;袞衣玉食者,甘婢膝奴顏。蓋誌以澹泊明,而節從肥甘喪也。
白話譯文:
一個人的耳朵假若能常聽些不中聽的話,心裏經常想些不如意的事,這才是敦品勵德的好教訓。反之,若每句話都好聽,每件事都很稱心,那就等於把自己的一生葬送在劇毒之中了。在狂風暴雨的天氣中,連飛禽都感到哀傷憂慮;在晴空萬裏的日子裏,連草木也呈現出欣欣向榮。
由此可見,天地之間不可以一天沒有和祥之氣,而人間也不可以一天沒有歡欣之氣。美酒佳肴和大魚大肉都不是真正的美味,其實真正的美味隻是那些精茶淡飯;標奇立異,超凡絕俗的人,都不算人間真正的偉人,其實真正的偉人隻是那些平凡無奇的人。
恰如我們每天所看到的,天地好像一動也不動,其實天地的活動一時一刻也沒停止。早晨旭日東升,傍晚明月當空,可見日月晝夜都在奔馳,可在宇宙中,日月的光明卻是永恒不變的。所以一個聰明睿智的君子,平日閑暇時胸中要有一番打算,以便應付意想不到的變化。
忙碌時也要做到忙裏偷閑,享受一點生活中的樂趣。一個人在夜深人靜時,自己獨自靜靜坐著觀察自己的內心,才會發現自己的妄心全消而真心流露,當此真心流露之際,覺得精神十分舒暢,應用自在之機油然而生。
若這種真心能常有該多好,可希望之心偏偏難以全消,於是心靈會感覺慚愧不安,到最後才幡然悔悟而有改過向善的意念出現。能夠忍受吃粗茶淡飯的人,他們的操守多半都像冰一般清,純玉一般沌白。
而講求穿華美衣服、吃山珍海味的人,他們大多都甘願作出卑躬屈膝的奴才麵孔。因為一個人的誌氣要在清心寡欲的狀態下才能表現出來,而一個人的節操都在貪圖物欲享受中喪失怠盡。
出處:出自明朝洪應明的《菜根譚》。
擴展資料:
創作背景:
洪應明,生平事跡不詳。據推測,他很可能是金壇縣人士,是一位久居山林的隱士。該書成書和刊行的時間可能在萬曆年間的中後期或末期。這時,神宗皇帝治國無道,宦官專權,朝綱廢弛,禍橫流。
由嘉靖朝開始顯露端倪的內憂外患至此更加深重起來,有識之士的思想異常沉悶,無法從當時十分激烈的社會矛盾中解脫出來,於是就會有人形諸筆墨,表達時代的心聲。
《菜根譚》提煉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,尤其注意從社會文化心態的調整角度出發,圓心闡述,可謂卓具識見,中國曆史上產生過眾多的思想流派,在這些流派中,或多或少涉及到社會文化心態的規範。
但是,社會幾乎全不理會這些道德,自行其是,弱肉強食,層出不窮,愈演愈烈。傳統文化品位之高,社會流俗層次之低,無異於天壤之別。這是中國曆史上的一個十分奇特的文化現象。
以上就是菜根譚全文的相關介紹,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
港股航空股午後走強 [阅读]
特朗普官宣:將如期推進對墨西哥和加拿大的關稅計劃! [阅读]
黑龍江監管局核準郭興博民生銀行大慶分行行長助理任職資格 [阅读]
人形機器人賽道再迎政策利好,產業鏈或迎來重要投資機遇 [阅读]
字節跳動重組AI部門,挖角穀歌Fellow吳永輝負責基礎研究 [阅读]
又新高 | 麻利低波策略周報20250224 [阅读]
A股開年打新收益亮眼!在審企業超200家,IPO市場有望回暖 [阅读]
利率普降額度高抬 銀行下場角逐消費貸 [阅读]